- +1
【社論】特殊時期當有靈活履職

近期,多地對疫情峰值時間進行研判部署,要求確保重點崗位工作不斷,秩序不亂,順利平穩渡過疫情峰值。其中,確保黨政機關正常履職,是各地面對疫情峰值時強調的一個重點;不能借口防疫、“陽了”不履職盡責,也成為一些地方明確的要求。
應當說,這一要求的出發點是對的,也是在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。很多機關單位的工作,就是直接對民眾提供公共服務,不履職、不盡責,最終傷害的還是民眾利益。所以,因為有了一兩個陽性病例,就立即關門歇業、高掛“免進牌”,同樣是不科學、不合理的。
須知,對于辦事民眾來說,有些事情確實可以緩一緩,等過了疫情峰值后再辦也不晚;但是有些事情是等不得的,一旦延期就可能無法達成目的或者無法達到預期效果。對于這部分急事、要事,相應的公共服務部門一定要關切民眾的急難愁盼,提前做好應對方案。
早在12月17日,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就召開會議指出,要聚焦重要功能機構、重點基礎設施、重點崗位人群,統籌調度資源,做好應急預案,確保城市核心功能正常運轉、城市安全有序運行。
凡事都要講究輕重緩急。確保正常履職,不是要求完全像平日里一樣上班,而是要確保服務民眾必要需求的功能在線。至于如何保持機關單位的這種功能,就要具體部門具體分析,采取適應崗位性質的方法來度過特殊時期。
比如,在員工還未大面積感染病毒的情況下,可以提前啟動應急機制,因地制宜地結合機關單位的實際情況采取AB崗輪班,或者部分人員居家辦公、部分在單位值守的工作制度,避免全員“集中淪陷”、重要職能缺位,導致民眾無從辦事。
其實,細看各地確保正常履職的具體要求,并不是簡單地一刀切,而是通過錯峰感染、拉平曲線、輕癥上崗、線上辦公等不同方式,來千方百計保障一種必要的正常,全力以赴維持城市的有效運轉,從而確保民眾生活平穩、社會秩序穩定。
另外,一些基層的執法活動,也要講究因時而變,靈活履職。比如一些地方提出,對發熱門診前亂停亂放行為及時提醒疏導、原則上不予處罰,一些大城市暫停執行機動車限行措施等。這些都是考量實際、體諒難處的人性化做法。
必須清醒地認識到,在疫情防控政策松綁之后,我們的姿態調整絕不是瞬間躺平,也不是“一夜回到疫情前”,而是要牢牢掌握主動權,把握節奏、控制進程、拉平曲線、推后峰值。這些是可以做到的,也是應該努力做到的,各地各部門一定要靈活把握,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。





- 報料熱線: 021-962866
- 報料郵箱: news@thepaper.cn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31120170006
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:滬B2-2017116
? 2014-2022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