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+1
在不斷加速的時間里創造機會
編者按:“最要緊的是,我們首先應該善良,其次要誠實,最后是永遠不要互相遺忘”?;厥?022走過的路,遇見的喜怒哀樂,都將變成時間最珍貴的記錄。澎湃評論部推出年終特別策劃《沖破時間的困境》,記錄和書寫你我的2022,期待在新的一年,每個人都能迎著陽光、溫暖前行!

站到了2022年尾,我發現往年那種專屬于年終歲末的心情沒有了。那種以盼望、期待為主旋律,摻雜了些許的不安和慌張的情緒,往往會給人強烈的暗示——要辭舊迎新,要重頭再來。我在書房里,搜腸刮肚地去尋找有關2022年的感悟,卻感覺內心有些空蕩。
一場新病,正在初愈。他們說,最好要在家養一個月,我苦笑。這一年,我在家中呆得太久了。能出門的日子,屈指可數。出門的目的,大都很簡單,就是為了曬曬太陽。他們說,太陽能帶給人能量,太陽光照射在衣服上,可以紫外線消毒。于是,每個月總有幾天,我成了追著太陽光跑的人。
我的書房沒有陽光可以照射進來,24小時中的任一時刻,都需要開燈才能看清楚東西。但偏偏是這個黑暗的房間,可以帶來很多的安全感。不工作的時候,關閉所有的燈,躺在沙發里,感覺整個人被寂靜包圍著。如果再把手機靜音,就可以與整個世界失去聯系。這樣的安靜,讓人依賴。
我家的戶型是東戶,只有清晨到上午的一段時間,陽臺上是有一片陽光的。于是有段時間,像約好了似的,八九點鐘的時候跳下床來,快速地洗漱一番,沖好一杯熱咖啡放在陽臺窗框上,人坐在蒲墊上曬太陽。我家的貓不喜歡曬太陽,喜歡和我一起躲在書房里,只有我呆在陽臺上的時候,它們才愿意跟過來。為了它們,也要堅持曬太陽啊,被太陽曬過了的貓,渾身是蓬松的,摸過去手感非常好。
我在頂樓上曬太陽。四周一人多高的圍擋擋住了寒風,陽光直愣愣地砸下來,比被窗玻璃過濾之后的光線更直接。我展開手掌心讓陽光曬到手心里,接近零度的天氣里,仍然能感覺到陽光的熱度在手心聚集,每每這樣的時刻,都有驚奇又歡欣的感覺。果然陽光和人之間,是可以有交流的。人的身體像個儲存罐,差不多需要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,就能把一天一夜需要的陽光儲存好。意識到心里有一片陰霾了,就取幾寸陽光前往鎮壓,往往很快奏效。
我在山中曬太陽。順著罕有人至的羊腸小道,走到深山的腹部,山里長滿了蘋果樹和梨樹。它們沐浴了太多的陽光,熟透了又無人采摘,跳水般一只一只“噗通噗通”地躍下枝頭。山里有向日葵,但無一例外都低垂著頭顱,它們不是應該仰望太陽的嗎??赡芟蛉湛灿欣獾臅r候吧,在某個成長階段,也會對太陽愛答不理。我呼吸著山中被太陽曬得熟透了的空氣,空氣里有陽光、草木和水果混雜在一起的香氣,真想讓人打包帶走。
我在修車的院子中曬太陽。修車需要的配件需要過兩三個小時才能買到,修車的伙計們去忙別的車去了。我打開汽車后座邊上的門,躺在車里睡覺。正是下午兩點陽光正暖的時候,伙計們在不遠處弄出叮叮當當的聲響,睡意模糊中聽不清他們在說些什么。脫了鞋子的腳垂在車門邊上,陽光曬透了厚襪子,兩只腳仿佛蹬在火爐邊,雖是冬日,卻感覺身處春天。當時心里想,一個男人的一年當中,必須要有這樣一個無所事事的修車的下午,多么悠閑自在啊。
我在高速公路邊曬太陽。那次曬到的太陽,幾乎沒有熱度了,因為出門太晚,見到的太陽已經是夕陽。夕陽如火,雖然紅艷艷的,但只是觀感好,不如正午的太陽實用。高速公路上,十幾分鐘也不見一輛車駛過,夕陽的光線潑灑在寬闊的路面上,使得道路愈加空曠。夕陽的好處是可以凝視,在它周圍涌動的云彩中,可以體會到諸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受,比如那次我的腦海中就涌現出兩個成語:烏飛兔走,跳丸日月。在不斷加速的時間里,只有多創造機會站在光中,才能更好地發現與感受時間。人是做不了時間的主人的,但可以做時間的朋友。
這一年,讀了不少書,那是別人制造的光。我覺得書平時是有一道無形的拉鏈的。沒有開封的時候,被放置于書架上的時候,那本書緊緊封閉著自己;只有被打開的瞬間,那道無形的拉鏈才會蕩然無存,那本書的光開始自然而然地閃現。無論是捧讀、躺讀還是伏案讀,一本書就像一間光亮無比的會客廳。書的作者在向你講述,有的講得繪聲繪色,有的講得深情款款。一本被閱讀完的書,是永遠不會再墜入黑暗當中的,因為它的光照亮過讀者心靈的一個角落,那個被照亮的地方會一直明亮著。
這一年,寫了不少文字,那是自己創造的光。寫作很大程度上,是與自己發生的對話。人需要與別人交流,這是社會動物屬性使然,失去與外界的交流,人會倍覺孤獨。但和向外交流同樣重要的是,人需要向內交流。自言自語也好,自問自答也好,一個人完成的對話,也許解決不了問題,但卻能夠縮短逼近答案的路程。寫作會加速這一過程。寫作行為最大的受益者是作者自己,如果能夠給別人帶來一點啟發,則是意外收獲。
靠近光,站在光里,享受光帶來的好處,這是走出沮喪的最簡單實用的辦法。如果要尋找這個世界上最恒定、最沉默無聲、但又最誠實守諾的事物,那么光毫無疑問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。不管你一個人如何昏天暗地,光就在門外、在頭頂、在路上閃耀著。你需要做的,僅僅是挪動一下腳步,與光同行,和光同塵,就會發覺光必然會驅散那些冰冷發霉的想法。
2023年的第一縷光,會如約照射在所有人的屋頂或陽臺上。幸運的話,拉開窗簾就能見到??赡苄枰┥弦路o走慢跑幾步,便可以一步踏進光里。新的一年,要多與光在一起,因為這樣做,就會多一些溫暖、多一些能量、多一些勇氣。我作證。

總策劃/夏正玉
總統籌/陳才
專題制作/澎湃評論部
海報設計/趙冠群 祝碧晨





- 報料熱線: 021-962866
- 報料郵箱: news@thepaper.cn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31120170006
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:滬B2-2017116
? 2014-2022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